1月28日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、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,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,需要中医从一开始就介入。
问:你也担任疫情攻关科研组长,目前进展如何?
钟南山:还是顺利的。对大多数医院大多数医生来说,当务之急是救治病人,尽量减少死亡病例,这是第一位的。科研是支撑,所以我们很多科研的工作要做,但是不能像过去那种严格的随机对照,是在医疗过程中观察一些新的治疗办法。
我们也在考虑中医的作用,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,别到最后不行了才看。在广东就是这么做,在很多地方也这么做。
公众号:四川中医药
从患者出现症状,前来就诊,隔离观察,到最后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,中间间隔的时间,正是中医药提前介入治疗的良机。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,如果这个患者现在症状都很明显了,当然可以辨证开方了,不能晾在那里等着检测结果出来。
国家卫健委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四版)》中明确指出,对于观察期患者,可以根据症状,酌情推荐藿香正气水、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。这也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:鼓励中医尽早介入治疗。
1月29日,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传来喜讯——四川首例患者经中西结合治疗痊愈出院。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中医在隔离期就提前介入,并且效果理想的病例。
该病例1月11日因发热前往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,医院以疑似病例隔离留观,中医辨证为湿热蕴肺证,予达原饮合银翘散加减治疗,发热症状缓解;后转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治疗, 21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,经省级专家组会诊,确定治疗方案,中医辨证为湿热蕴肺,予清气化痰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方治疗,中西医结合,经全体医务人员积极救治,患者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卫健委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四版)》解除隔离治疗标准,症状消失,病情痊愈。
公众号:四川中医药
· 1月11日患者就诊时,已经出现发热症状,在隔离观察期,中医介入。方剂:达原饮+银翘散加减。
· 等到1月21日,核酸阳性,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时候,患者发热症状已经缓解。专家组会诊后,辨证的结论不变,方子进行了调整:清气化痰汤+藿朴夏苓汤加减。
· 1月29日,痊愈。
· 在等待确诊的10天时间里,中医提前介入,收效明显,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铺垫。这再次体现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所在。
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,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,各地可根据病情、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,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。
1.医学观察期
临床表现1:乏力伴胃肠不适。
推荐中成药:藿香正气胶囊(丸、水、口服液)。
临床表现2:乏力伴发热。
推荐中成药:金花清感颗粒、连花清瘟胶囊(颗粒)、疏风解毒胶囊(颗粒)、防风通圣丸(颗粒)。
2.临床治疗期
(一)
初期:寒湿郁肺。
临床表现:恶寒发热或无热,干咳,咽干,倦怠乏力,胸闷,脘痞,或呕恶,便溏。舌质淡或淡红,苔白腻,脉濡。
推荐处方:苍术15g、陈皮10g、厚朴10g、藿香10g、草果6g、生麻黄6g、羌活10g、生姜10g、槟郎10g。
(二)
中期:疫毒闭肺。
临床表现: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,咳嗽痰少,或有黄痰,腹胀便秘。胸闷气促,咳嗽喘憋,动则气喘。舌质红,苔黄腻或黄燥,脉滑数。
推荐处方:杏仁10g、生石膏30g、瓜蒌30g、生大黄6g(后下)、生炙麻黄各6g、葶苈子10g、桃仁10g、草果6g、槟郎10g、苍术10g推荐中成药:喜炎平注射剂,血必净注射剂
(三)
重症期:内闭外脱
临床表现:呼吸困难、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,伴神昏,烦躁,汗出肢冷,舌质紫喑,苔厚腻或燥,脉浮大无根。
推荐处方:人参15g、黑顺片10g(先煎)、山茱萸15g,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
推荐中成药:血必净注射液、参附注射液、生脉注射液
(四)
恢复期:肺脾气虚
临床表现:气短、倦怠乏力、纳差呕恶、痞满,大便无力,便溏不爽,舌淡胖,苔白腻。
推荐处方:法半夏9g、陈皮10g、党参15g、炙黄芪30g、茯苓15g、藿香10g、砂仁6g(后下)
下一篇: 和宝宝相关的10条防疫知识